一年前的9月15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同美英两国领导人共同高调宣布,三国决定组成“奥库斯”。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美国传统同盟体系中的“盟中盟”。莫里森不无溢美之词地将这称为一次“历史性机遇”。如今一年过去,澳大利亚从中得到了什么?
根据三国达成的协议,澳取消购买价值900亿澳元的12艘法国常规动力潜艇的大型合同,转而向英美购买8艘能够执行远程任务的核动力潜艇。这被称为“奥库斯”的“第一支柱”。然而,据估算,即使从去年9月就开始设计并着手潜艇的制造,根据最乐观的估计,澳大利亚要建成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可能要等到2040年。澳大利亚一方面得向法国支付8.3亿澳元的巨额违约赔款,另一方面还需斥巨资从美英等国购买核动力潜艇所需的技术和设备。如此高昂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前景。
作为权宜之计,澳大利亚方面提出可以先从美国购买一到两艘“弗吉尼亚级”或“洛杉矶级”核动力潜艇,先行入列,或者先编入美国海军舰队接受训练。但是极其讽刺的是,美国海军少将斯科特·帕帕诺近日称,目前美国的潜艇制造能力有限,额外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将有损我们(美国)自身的利益”。
一番操作猛如虎,然而一年之后这个“雄心勃勃”的潜艇计划却仍然只是一个泡影。莫里森政府已经在今年的大选中落败,留给新一届政府的就是这样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正如澳大利亚媒体所言,“很难想象一项重大的防务或外交政策倡议,会在公众认知与政府及其官员所知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视美国为最重要的军事盟友,不惜成本地参与美国几乎每一次海外军事行动。但是,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美国向来是一个“靠不住”的朋友。
就“奥库斯”而言,它没有说明,如果澳大利亚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美国是否会提供援助。这方面有必要复习一下历史。20世纪60年代,当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之间发生战争时,澳大利亚认为对自身构成威胁,当时的孟席斯政府向美国求助,希望予以军事支持,却遭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断然拒绝。之后澳也曾因西伊里安和东帝汶相关事件两度向美寻求帮助,同样遭到无情拒绝。
莫里森政府想借“奥库斯”将澳大利亚的命运同美国的霸权战略进一步牢牢捆绑在一起,阿尔巴内塞领导的工党政府也对此表示支持。国防部长马勒斯近期表示,澳大利亚将同美国、英国以及其他“战略伙伴”更紧密地进行战术整合和协同行动。
然而,对于“奥库斯”,一年前澳大利亚公众不了解,一年后依然不了解。前后两任总理没有就此发表过讲话,协议相关内容直到今天也没有公布。堪培拉如此自以为和美国是超级同盟关系,事实却是,华盛顿在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指引下,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将澳大利亚的安全和利益置于重要位置。澳大利亚前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曾经说过,美国是澳大利亚“最危险的盟友”。难怪有澳媒不仅提出“应反思与美深度捆绑战略”,还发出犀利质问:“我们可以依靠美国吗?”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