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令人惊艳的中国大舞台盛妆以待,敞开大门迎接国际宾客,全球进入北京冬奥会时间。古都北京焕发青春活力,将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从而以“双奥之城”载入史册,成为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的生动诠释。更应看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依旧持续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如期如约而至,体现的是中国的信心与定力。
随着北京冬奥圣火点燃的,不仅是全人类对奥运精神的锤炼与升华,更有后疫情时代构建美好世界的希望与信心。国际社会对北京作为东道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多次表示赞赏与肯定。笔者认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西方需要刷新对中国的认识。
北京冬奥圣火点燃。摄影:李昊
展现开放、自信形象
在有着数千年传统的辞旧迎新氛围中开幕的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开启新征程之际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将向世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平发展主张,提升中国开放、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尽管挑战层出不穷,奥密克戎变异株更是在美欧等地区掀起一波又一波疫情高峰,但人们坚信唯有中国才有如此胆识和豪迈的信心兑现承诺,如期举办这一全球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它是推动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百闻不如一见,借着北京冬奥会,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给予来自世界各地运动员、教练员及媒体朋友一场沉浸式体验,相信东道主的热情周到、中国科学抗疫与恢复经济所取得的非凡成果,以及对体育事业的钟爱,都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的朋友遍天下。数十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现场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国际社会对这一盛会的有力支持和团结精神的展现。这也是中国重启线下重大外交活动的重要一步。
去年12月2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由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起草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173个会员国共提该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呼吁遵守“奥林匹克休战”,化解冲突,实现和平,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古特雷斯强调,北京冬奥会一定能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助推器。沙希德表示北京冬奥会展现了中国最好的一面、全人类最好的一面。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中国实现了超过3亿人从事冰雪运动的目标,这是前所未见的伟大成就,将成为本届冬奥会对中国人民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将从此开启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共创疫情后美好世界
世界聚焦中国,北京冬奥会在严冬里给世界带来温暖。这是中国在艰难时刻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肆虐之时,中国用一场火热的体育盛会给人们带去力量与信心。
中国主办本次冬奥会的目的,除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外,还提出了“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支持全球和平与发展。从这些天的媒体报道看,北京冬奥会的科技亮点精彩纷呈,从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到很多细节方面的新科技,处处体现“科技冬奥”,让各国友人惊讶不已,使之成为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冬奥会。
然而,一些西方政客被政治偏见遮蔽了双眼。他们见不得别人办喜事,总想添乱干扰,蓄意破坏,千方百计将体育政治化,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各种抹黑。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但令奥林匹克精神蒙尘,也必然会自我孤立,难逃失败下场。事实上,中国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势不可挡。面对种种考验,中国善于将压力变成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北京冬奥会如期如约登场并取得成功就是最好的答案。
常言道,“德不孤,必有邻”。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出席开幕式,中俄两国元首共襄盛会,彰显了中俄关系背靠背的高水平、特殊性。同时,来自亚洲、拉美、中东、南太、欧洲、非洲等天南地北的国际政要,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相约北京。令人感动的是,有的国家并没有运动员参加本次冬奥会,但他们的领导人都主动表示一定要到北京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以行动表示对中国的坚定支持,发出了捍卫奥林匹克精神、反对将体育政治化、“一起向未来”的最强音。
今日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的大团结,乃世界之幸、时代之幸。而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创造更大的共赢机遇。2008年北京成功主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随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挺身而出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克时艰,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如今北京主办冬奥会,必将承载着人们对重建疫情后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期盼。
中国本着“人民至上”原则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步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好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中方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