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美学者:“四方安全对话”花样多突破少

2024-09-27 10:48:55       来源:参考消息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9月24日刊登题为《“四方安全对话”能否在印太挑战中国》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哈得孙研究所学者侯赛因·哈卡尼和阿帕尔娜·潘德。文章摘编如下:

上周末,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特拉华州老家招待了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领导人,在“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重申要优先重视中国构成的地缘政治挑战。众所周知,“四方安全对话”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应对中国的主要机制。

不过,对于正在接受或者考虑接受中国援助的诸多印太中小国家而言,“四方安全对话”若想成为这些国家可靠的新盟友和新伙伴,仍要付出很多努力。

尽管“四方安全对话”早就把基础设施建设、债务管理与海事领域感知确定为重点关注领域,但是没有任何对话国拿出的资源能够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上的投入相媲美。特拉华州峰会没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四方债务管理资源门户网站”旨在为印太地区提供双边及多边能力建设的途径,帮助各国寻找资源和支持,解决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可是,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相比,“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需要跨越口头承诺,拿出严肃的行动计划。

在海洋领域,“四方安全对话”的重大项目是“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的落实情况比较好。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国家和印度洋国家往往缺乏监控非法捕鱼、追踪中国船只和应对人道灾难的能力。“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计划会跟踪商业数据,并通过设在印度、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的融合中心对外分享数据。过去两年来,该计划帮助20多个国家获取上述数据。

“四方安全对话”不属于安全联盟,印度也不希望其成为安全联盟。不过,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三个安全盟友继续与印度携手组织双边及多边军事演习,包括“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但在未来某个时候,“四方安全对话”将必须要么完全接受安全属性,要么接受安全属性不足的现实。

日前的峰会宣布将在2025年启动“海上四方舰船观察行动”。一开始,美国海岸警卫队会接待日本海上保安厅、澳大利亚边防部队和印度海岸警卫队的官员。之后,每个国家将轮流担任东道主,目标是提高整个印太地区海岸警卫部队的互操作水平。

此外,“四方安全对话”希望通过“印太后勤网络”在四国间实现类似的后勤互操作性,初步目标是帮助民众应对自然灾害。美国希望这一网络能够逐渐发展成为覆盖面更广的版本。类似手段已经应用在印太各地的高质量基础设施领域。

“四方基础设施协调小组”于2022年成立,最近的峰会又公布了“四方未来港口伙伴关系倡议”。四国希望通过新倡议推动“可持续、有韧性”的港口基础设施发展。此外还有一项倡议关注加强海底电缆网络的“容量、耐久性与可靠性”。

除了对中国的共同关切,“四方安全对话”会议的联合声明越来越善于列出每个对话国的特定安全关切。不过,在联合声明中提到这些关切(无论是南海、乌克兰战争、朝鲜导弹及核武器、中东、缅甸危机还是谴责跨境恐怖主义),并不意味着四国承诺共同应对这些关切。

“四方安全对话”经受住了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领导层换届的影响。无论日本和美国未来选举结果如何,“四方安全对话”应该都会存在下去。今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加强四方合作法案》;9月,覆盖美国两党成员的“四方核心小组”成立。这两件事都体现了美国两党对“四方安全对话”这一“小多边主义”机制的支持。

然而,尽管四国频繁召开峰会,尽管四国领导人互动的形式层出不穷,但是“四方安全对话”仍未成为美国所希望的那种可以对抗中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