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美会再次迎来“咆哮的20年代”吗
2024-05-17 11:16:48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本经济新闻》5月11日刊发该题为《美国经济——交织着幻想的乐观论》的文章,作者小竹洋之。文章认为,现在还没有看到美国经济最终能够实现软着陆的证据。在充满不安的前方,不可能只描绘光明的未来。文章摘编如下:
获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乐观主义者发明了飞机,悲观主义者发明了降落伞。”
现在的美国,经济乐观论战胜了悲观论,在避免经济衰退的同时成功遏制通胀的所谓“软着陆”预期占据优势。果真如此的话,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也就无需使用“降落伞”逃生了。
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即便遭受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的拖累,美国经济仍是最强劲复苏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而且有望再次迎来飞跃。已经有声音主张,美国即将重现上世纪20年代经济的空前繁荣,重新迎来“咆哮的20年代”。
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刚刚摆脱一战和西班牙大流感的负面影响,享受着技术革命与生产消费革命带来的繁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亚德尼等人一直主张,目前的形势与当年或有颇多相似之处。
出现三大新“浪潮”
笔者不愿轻易接受这种乐观论调。不过,即便我们算不上“咆哮的20年代”,但一些可能有助于美国经济实现中长期坚挺的结构性变化的确正在萌芽。
首先是创业潮的出现。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作为分水岭,具有指标意义的设立法人的申请数量开始飞速增长,2021年到2023年间达到年均500万件以上,是自2005年有可比数据以来表现极佳的时期。并非只有失业后不得已而为之的创业者,更多是寻找新商机、主动创业的人。
其次是投资热。拜登政府在疫情对策之外,还向吸引半导体产业回归本土、遏制气候变化、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在一系列官方财政支持措施出台的基础上,私营部门宣布的美国国内投资计划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膨胀至8660亿美元。
第三是人工智能浪潮。对在人力资源储备方面一向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国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业务效率提升的红利尤其大。据牛津经济研究院计算,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望在2027年达到0.7%至2.5%,2032年进一步扩大到1.8%至4.0%。
问题在于,上述三大新浪潮的出现能否在促进新陈代谢方面取得预期效果、提高潜在增长力。如果从关键的民营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幅看,2020年到2023年间的年均增幅为1.6%。鉴于其高于2010年代的1.3%,显现出了变革的征兆,但仍未达到2%以上。
内忧外患多种多样
预测生产效率是一项艰巨任务,连专家内部也存在分歧。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日本代表长井滋人认为:“最近的上升可能主要来自于从疫情中复苏等周期性因素。虽然我们强烈意识到创业和人工智能的繁荣可能会带来结构性增长,但还不足以上调我们的预期。”
在美国,每到时代转折点,围绕经济的乐观论调都会浮现,紧接着又消失。新经济论在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但随着21世纪最初几年IT泡沫的破裂而销声匿迹。该理论设想了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加持下,经济将持续繁荣且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毫无疑问,经济扩张周期正在变长,而衰退周期越来越短。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统计显示,1945年到2020年间的扩张和衰退周期平均分别为64个月和10个月,而在1854年到1919年间,分别为27个月和22个月,变化之明显可见一斑。这主要是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生产和库存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灵活的金融和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
日本SBI金融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增岛稔认为:“金融危机等重大冲击加剧了经济波动。我们必须避免普遍的乐观情绪和泡沫式失衡的扩大。”
沉醉于充斥着幻想的繁荣是会遭报应的。“咆哮的20年代”在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中落下帷幕。
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美国经济最终能够实现软着陆的证据。在充满不安的前方,不可能只描绘光明的未来。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严重撕裂、伴随大规模财政支出而来的债务激增、高企的地缘政治风险……美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可谓多种多样。
如果宣扬激进排外主义和保护主义的特朗普重新上台该怎么办?我们真的可以在连乐观主义者制造的飞机都辨不清真伪的情况下,就扔掉悲观主义者制造的降落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