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澳媒:低成本武器重塑战场态势

2025-11-26 10:13:54       来源:参考消息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11月24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廉价武器重塑战争的性质》,作者是R.N.普拉舍。全文编译如下:

旷日持久且看上去难以解决的乌克兰战争给全世界的武器战略家上了明确的一课——目前作为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存在的导弹只有在安装核弹头的情况下才具有威慑力。当这些导弹携带常规弹头时,它们的成本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而且不可持续。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一直主要使用无人机维持对抗状态。虽然双方也使用了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但由于补充成本高,使用频率一直在下降。

而无人机用途已迅速改变,以满足空中和海上攻击的需要。滑稽的是,昂贵的导弹有时被用来压制这些廉价的无人机。

与此同时,多种低成本新技术已经问世,以解答这个难题。

其中最新一种技术是日本的电磁轨道炮。日前,这种武器已完成海上试验。

日本对电磁轨道炮原型的测试似乎使这种武器离实战部署更近了一步。炮弹相对便宜,尾翼稳定炮弹在靶舰船体上留下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这款武器安装在军舰上,据说可以发射200次炮弹,这使得每次发射的成本只是导弹成本的一小部分。

在日本宣布试射消息前不久,俄罗斯宣布成功试射了利用核动力推进的“海燕”导弹。俄总统普京称,该导弹在15小时内飞行了1.4万多公里。他同时承认,“为了使这种武器投入战斗任务,还必须做大量工作”。然而,多年来,原型测试与投入使用之间的时间差距一直在稳步缩小。

“海燕”导弹似乎不会以目前的形式使用,即使装载常规弹头。这款导弹撞击目标会使其核反应堆解体,像脏弹一样散播放射性物质。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俄罗斯会开发一种具有返回能力的版本。鉴于“海燕”的长航时,它有可能被用来发射多枚巡航导弹,穿越多个大陆,然后返回基地。这将比通过洲际弹道导弹运载这种弹头更具成本效益。

研发出这种低成本弹药会使战争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吗?

答案可能就在前述多种低运营成本新技术中。现在首选的防御武器似乎是激光束。以色列今年声称,它已成为第一个使用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击落来袭无人机的国家。

两年前,英国科学家演示了这项技术。与电磁轨道炮一样,巨大动力需求这一挑战在很短时间内已被克服。

用一枚价值100万美元的导弹摧毁一架价值5000美元的无人机,这一窘境即将得到解决。更便宜、更致命的武器和运载系统肯定会增强攻击倾向。广泛可得的低运营成本防御系统也许是唯一的威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