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洪斌:海南,从"自贸区"到"自由港"

2018-11-08 09:40:05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公众号

海南自贸区总体方案已定。下一步,就是该如何做的问题了。


记得在某份调研报告上曾看过某专家建议的时间表,2020年要有明显进展;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203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自由港达到“成熟”的水平。从最终的方案表述看,自贸区的建设2020年要有重要进展;至于自由港的建成,还是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先打基础,而且是政策基础。这种表述,显示国家决心很大,但步子很稳,不急于求成。毕竟,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两个字,就不能预定时间表,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先行先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最终目标是明确的:自由港。


这最终要建成的自由港是什么样?也是一个需要试验的、不断调整的、动态的事情。国际上有定义、有理论、有实践,但却是五花八门的,有共性,更有个性,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模版。海南最终要建成的“自由港”,是否一定要跟某一个现实存在的自由港“一模一样”,比如香港、新加坡或是迪拜?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不仅海南,现在全国一共12个自贸试验区,都是中国自贸试验区,而不是某省的自贸区。自贸区只有一个,就是中国自贸区,只不过有12个试用版,包括此次的“海南版”。从国家的角度,乐见这12个版本自由充分地竞争,各显其制度创新的神通,但最终目的,不是要弄出12个自贸区或自由港来,而且要通过这12个“小白鼠”,弄出一套可复制于全国、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未来40年的体制机制,成就中国再辉煌的40年。


这是国家做这个方案的根本考虑,主要是服务国家和中国自贸区,兼顾海南和海南自贸区。至于为什么将海南版的目标定为自由港,应该是觉得海南各方面的条件,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更适合往自由港的方向尝试。在这样的考量下,最终建成什么样的自由港,要看是否对国家未来40年探索有制度创新的贡献,而不是必须办成某个自由港的样子。中国特色的自由港怎么建,这是一个根本标准。


中国过去40年的经验,地方积极性是非常关键的一条。所以,在根本标准之外,海南自由港要带动海南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标准。海南全省上下,视自贸区和自由港建设为空前的机遇,一是因为大局意识,要为国家的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二是看到了这些尝试给海南带来的发展潜力。


所以,海南要建成什么样的自由港,不要有太多的先入之见,不要盲从、照搬,而是基于上面两个标准:一,做国家制度创新的先锋;二,对海南经济的拉动力。


至于办法,一是他山之石,学习国际经验;二是拿来主义,复制国内前三批11个自贸区的经验;三是海南首创。相比之下,第三个最难,但却又是海南自贸区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绝对绕不开的。


他山之石


国际经验,不仅仅局限于香港、新加坡、迪拜这样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自由港。事实上,全世界不同自由度的保税区、港区、港市,大大小小数以千计,都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繁荣之道。只要有利于前面的两个标准,不妨多了解、多学习、多尝试。


国际经验,还可以将视野更开阔一些。WTO框架下的贸易便利化协定,TPP等区域贸易协定,一些高水平的双边自贸协定,都包括了不少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所谓的“21世纪议题”,有利于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成就海南的制度高地。海南虽是朝着自由港的方向努力,在借鉴他山之石时,却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


共同的经验,各种论述已经十分完备。比照海南的实际,有几点值得特别注意。


“法”的问题。这里的法,不仅是法制,法的制度完备,有法可依;更指法治,法大于天,执法必严。公认较成功的自由港,在法制、法治两方面是“高地”,才能从“腹地”、“洼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


中国已经有了12个自贸区,涉及12个省市,占全国省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却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相应法律来管理、规范。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区的试验必然要大量、经常“触碰”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一部中国自贸试验区基本法,立规矩成方圆,消除自贸区干部“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的后顾之忧,适其时矣。


自贸区管理体制的问题。较成功的自由港、自贸区,因为是“国家行为”,自贸区管理机构具有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威、统一、高效职能和权限。在中国,在自贸区法“缺位”的背景下,自贸区管理体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威和权限,在与各部委、地方政府和“官本位”的自贸区企业协调时,常常感到有心无力,合理、可行的改革建议也会难以落实兑现,出现所谓的“两头热、中间冷”,“大门开、小门关”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各自贸区管理机构比较头痛的一道难题。


海关监管能力的现代化。自由港的主要特点,是“境内关外”,所谓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这里的关键,是一线放开。对于外商、外轮来说,他并不在意“二线”管不管住,他看重的,是一线放开,让他入境、出境方便至极。如此,他就愿意到自贸区来,中转也好、仓储也好、展示也好、加工制造也好。换言之,就是让有形的边境“形同虚设”(只要不出自贸区),就是化边境为无形。


“经济边界”无形化,不仅仅是自由港的标志,也是高水平自贸区的标志。欧盟28个成员国形成的单一市场,国与国之间有地理边界,无经济边界,商品、服务、劳务、资金自由流动。英国脱欧的一大难点,就是原本已经消失的经济边界,现在又要重新回来,对经济的破坏力,不是公投之日一时冲动的选民所能想像的。


放开一线,最大程度地消除“经济边界”,重点是税收和通关。国际上的自由港对大多数商品免税(包括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船只和货物自由进出港口,只需形式上的报关备案。海关的查验,也仅限于有走私嫌疑或举报线索。货物在区内的交易、流动则完全自由。


这样一种“境内关外”的无摩擦流动,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外商、外轮,但对海关等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里的关键,一是信息化建设,比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时监控,信息共享,“数据跑路”代替“人员跑腿”。二是监管思路的改变,由“管货物”向“管企业”转变,基于企业业绩和信用记录,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以“少管”鼓励信用好的,以“多管”、“严惩”惩罚失信或违规者。随着企业诚信体系的完善,海关监管逐步让位于企业自我监管、行业自律,既方便了企业,又减轻了海关的监管压力。


具备了这两个关键,简化通关的诸多措施就容易推出了,比如各自贸区正在试验的“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原产地企业自主声明、汇总征税,等等。


客源、货源、资金源。比较成功的自由港,是以“制度高地”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吸引客流、物流、资金流。所以,自由港的根本挑战,除练好制度内功外,就是要有客源、货源、资金源。做到这一点,要么是因为区位优势,是贸易航运必经之地,如新加坡、巴拿马科隆;要么,就必须依托强大的经济腹地,比如迪拜,依托中东北非腹地;香港,依托内地;或者兼而有之,比如科隆,既因巴拿马运河而成为国际贸易必经之地,又依托中南美洲庞大腹地。


如果既非必经之地,又没有明显、强大的经济腹地可资依托,以这样的不利条件而成为自由港,只有一个途径:苦练制度内功,将制度优势拔到国际一流,超越其他的自贸区,成为全球制度高地。先天不足,以后天补。


拿来主义


海南是12家自贸试验区的后来者。后发优势,就是可以把前人试出来的好经验“拿来”。相较于国际经验,11家国内自贸区的经验更具可复制性,尤其是国家已明确公布可推广全国的。比如,在商事制度方面,证照分离;市场准入方面,负面清单模式;政府服务方面,一网通办;贸易监管方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等。


更多的,是各个自贸区正在试验但尚未全国推广的做法。海南之前的11家自贸区,各有各的定位和优势,主打不同的“牌”。上海是第一个吃螃蟹者,面向全球;广东的特色是粤港澳深度融合;天津是京津冀协同;福建是两岸;浙江主打大宗商品;辽宁着眼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河南、湖北要试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路子;重庆、四川、陕西则背负西部大开发的使命。


由于不同的定位、优势,每个自贸区都在试验不同的首创,未必都可以复制到海南,但却不妨拿来看看、试试。比如,海南希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鼓励跨国公司以海南为自贸区为中心,发展全球或区域贸易网,打造离岸贸易中心。这方面,可借鉴广东前海自贸片区的“全球中心仓”做法。


各自贸区的拳头“绝活”,如果符合海南定位,可以重点学习、借鉴。比如,天津的融资租赁,上海的自贸帐户,前海的人民币国际化,宁波的大宗商品、重庆的离岸金融、福建的航运,等等。


拿来主义不是简单的拿来。各自贸区各项改革,虽有顶层设计,具体的改革实践和经验却多来自一线,不免有碎片化的问题。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第一个自贸区挂牌也才有五年时间,但却为后来者的海南提供了一个将各自贸区试点经验“系统集成”的机会,可以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先行先试”。这种拿来,实质上是一种更具挑战性的“首创”。海南在11个自贸区试点的基础上,可以推出更加系统的改革举措。其他的自贸区是一项一项地推出,海南可考虑一套一套地推出。


问题、难点与海南首创


海南总体方案里,60%的内容其他自贸区已经在试,留给海南“独试”的有40%。无论是大家都在试的,还是海南一家试的,海南都有空间“首创”。这是海南作为自贸试验区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如何首创?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是问题导向。用互联网人的话说,是“痛点”导向,找到用户的“痛点”,想办法解决用户的痛点,就会产生制度创新的灵感和思路。


海南与其他自贸区相比,“痛点”是区位优势不太明显(不是必经之地)、没有明显强大的经济腹地支持、竞争者众。因此,作为自由港,要考虑客流从哪来、货流从哪来、资金流从哪来。也就是客源、货源、资金源的问题。从这个痛点出来、寻找“三流”的源头,以制度创新抬高海南的制度优势,以“制度高地”吸引三流、补“地缘经济”的先天不足,这是海南首创的基本思路。


货源


中国以制造业立国,而制造业又是外向驱动,货物贸易是中国的优势。其他11个自贸区,都有自已的经济腹地,有些还兼有海外的优势,比如福建有台湾、广东有港澳。相较于海南,他们有相对充足的货源。


哪里是海南的货源?发展跨境电商和离岸贸易是一个办法。海南自贸区的最突出特色是全域性,有条件成为跨境电商最大的全球“中心仓”、“海南仓”,从全球买,卖给全球,突破单纯的进口、出口概念;也有条件成为离岸贸易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全球贸易网或区域贸易网的集散枢纽。


免税,是自由港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保税区的政策还未能惠及岛内居民,免税只适用于中转、仓储、加工制造等生产或商贸性质。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离岛免税政策,也只适用于离岛旅客。未来,如将免税政策惠及本岛居民自用,不仅有助于海南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吸引优秀人才入驻,还可以促进消费品“流”入海南,解决货流的问题。


做大海南本地的经济腹地。海南的两大优势,一是热带农业,二是海洋经济,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都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制药、深海油气、可燃冰等,凭借海南辖下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是海南最有前景的经济腹地,是其他自贸区望而兴叹的独特优势。海南把能源资源、农业、石化、生物医药制药等方面的潜力用足,货流就不是问题。


海洋作为海南的优势,还不仅于此。无论是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为补齐海南的先进制造业短板,都可以在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制造业下大功夫,真正履行好海南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基地的职责。


作为货流的基础,自由港必须是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或是航空枢纽,或是航运枢纽,或是陆路交通枢纽,或兼而有之。在航空方面,香港、新加坡、迪拜都是国际中转枢纽,旅客转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几个自由港。什么时候大家能想到“从海南转机”,海南作为自由港的建设就算初见成效了。总体方案里提出,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第五航权等。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可以避开与香港、迪拜等自由港的正面竞争,避实击虚,潜力很大。


航运,是海南作为海洋大省的根本;自由港里又有个“港”字,无港或无“强港”,何以称自由港?海南的港口建设,以自由港的要求测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要成为离岸贸易中心、成为全球和区域贸易网的集散地,在“海运为王”的今天,还是要在港口软硬件上下大功夫。


与大陆的交通是海南陆路交通的软肋。跨海大桥议了很多年。从长远和国家战略的角度,结束海南“孤悬海外”的状态都是应有之义,陆运有海运、空运不能取代的作用,有不限于经济的重要意义。


客源


来海南的人,以游客和半定居的“候鸟”人群为多,有一定的基础;商务和创业人群相对少,是下一步的重点。


把海南比为中国的夏威夷也好、加州也好、佛罗里达也好,都是因为海南的阳光、沙滩、椰风、空气在中国具有独特性。缺点是离东南亚太近、旅行成本相似但缺少异国风情,如何与之差别化竞争是一大挑战。


以同样的生态条件吸引候鸟人群前来“避寒”、养老、医疗,是海南可与旅游比肩的另一优势。如果再加上有机绿色的热带农业、海洋渔业,实在是退休后颐养天年的好去处。在这些方面,海南对国内银发人群的吸引力,是东南亚无法比拟的。


候鸟人群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其融入海南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过客。中国的退休年龄还滞留于上世纪的理念,很多人在经验技术知识阅历到达巅峰、身体精力尚可时,却因为退休年龄的限制,比西方发达国家早5-7年“被动”退休。海南的候鸟人群,不乏这样被闲置的人才。如果能够突破现有人才体制机制的限制,鼓励银发人群“二次就业”、“二次创业”、“灵活就业”,盘活存量,对缓解海南的人才瓶颈会起到一定作用,也可以延长“候鸟”在琼停留时间甚至定居。


创业不是中青年人的专利。银发人群不仅有知识、技能、经验,也有相当的经济基础。仅仅到海南生活,对海南经济的贡献是很小的。如果鼓励其“二次创业”,只需要在政策上放开,就能调动其相对充足(相对于年轻人)的资金实力。


商务和创业人流相对较少,这与海南目前相对滞后的货流、服务流、资金流是相应的,急不得。海南目前可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抬高“制度高地”。


很多人怀念1988年建省之初“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那是空前的,复制的可能性很小,但仍值得研究、借鉴。那时的海南,硬件和硬环境都无从谈起,之所以能够吸引全国人才动心,是因为相对于整个大陆,海南是最有希望的“制度高地”,有空前宽松、包容的创业环境。


水涨船高。今天的海南,各方面条件都已今非昔比,但横向比较,仍滞后于沿海各省乃至部分中西部地区。如果在营商、创业环境上不能比其他地区高出一大截,何以再现当年的人才盛况?海南当年只能靠制度,今天依然主要靠制度。


也不要被“人才”字面上的意思束缚住。宽松、包容的制度环境,在政府重点吸引高端人才的同时,要更多让市场去判定何为“人才”,谁是“人才”。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谁是“高端”?大浪淘沙、市场最终历练出来的才算。


资金源


海南要发展服务业,在旅游、医疗、航运之外,最令人期待的是金融。


海南发展金融,因为“一朝被蛇咬”,有“十年怕井绳”的心理负担,更有经济上的沉痛教训。九十年代的地产、金融泡沫,使海南痛切地感受到,行稳致远才是发展经济的王道。急于求成、建立在高负债和资产泡沫之上的高速度,一旦泡沫破裂,将长时期中断经济的正常增长,错过宝贵的增长机遇期。


这是正确的总结,但不应成为海南发展金融的心理包袱,反而因为经历过这些泡沫,更有把握和信心处理好金融开放、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离岸贸易、离岸金融,是香港、迪拜这些自由港的标配。对于海南这样腹地优势不明显的试验区,离岸金融是一个发力点,不仅可以吸引全球资金流入,也可以吸引中国企业和个人滞留海外的外汇资金回流。离岸帐户、IRA帐户、FT帐户、QDLP、QDIE等金融创新成果,在监管同步和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海南可以一试。(作者系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