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联合早报社论:搁置争议仍为上策

2015-02-08 00:17:11       来源:联合早报网

社论

2015年2月7日

日前访问德国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柏林接受《南德日报》采访时,谈到了东海和南中国海的岛屿主权争议。他指出,在领土纠纷问题上,造成争议的主要是主权宣示和强势姿态的展示。他担心,背负民族主义和历史包袱的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更难以解决。面对这样的局面,搁置争议或许是上策。他说:“争议可以搁置一旁。涉及的各方可以同意问题不可以解决,但向前看并尝试维持平等、实际和建设性关系”。

虽然这不是新的见解,但在此时此刻提醒争议各方保持理性克制,求同存异,避免擦枪走火,造成对大家都没有任何好处的结果,却又显得至为重要。这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已经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厚。如果听其发展下去,那么意外事故就很容易发生。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有些亚细安成员国倾向美国,有些则倾向中国。东海的争议,则使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急转直下,尤其是在安倍再次出任首相之后。这种区域内部的争议,伴随着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而日益加剧,争议各方如果继续一根筋的提高调门,宣示主权,展现肌肉,那么,局势就必然要被推向更危险和易于失控的境地。

对亚细安而言,设法凝聚共识,加强团结是当务之急,不宜让争议打乱亚细安的一体化进程,以及削弱亚细安传统上主导区域事务、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唯一可行的途径,是急需设法和中国谋求推进《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协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否则,区域所有国家的利益都将因稳定和信心被破坏而受损。当然,要说服菲律宾和越南站在亚细安的立场处理问题,是莫大的挑战。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原是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很有政治智慧的倡议,也一度在中日关系上发挥了作用,可惜随着大国势力对比的消长,国家战略的改变和领导人的更替,搁置争议的提法现在几乎已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声索力度的加强,以及海上军事力量争衡的加剧。这是不祥之兆。

中日在东海的钓鱼岛(尖阁列岛)之争,原本因为双方同意搁置争议的原则而取得近40年的平静,由此带来的红利是中日之间密切互惠的经济合作,但在日本采取购岛行为后,一切已被破坏。目前加上两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中国则加紧扩展海上力量,表现强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

日本对二战历史和战争罪恶的避讳,尤其是中日关系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如李总理所指出的,中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在于“一方什么都没忘记,另一方什么都不记得”。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年轻人对日本军政府和在中国和亚洲的日本士兵的恶行一无所知,而中国却一直把日本描绘为占领者。

不幸的是,日本偏偏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力图修改和平宪法,以及要向海外投射军事力量的政府。有迹象显示,安倍首相正利用最近两名日本人质在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杀害的“时机”,加速修宪进程。最新的报道说,安倍政府的修宪时间表出炉,计划明年参院选战后提交有关修改案,并拟定了最快在明年底举行公投。

另一方面,今年刚好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和俄罗斯去年已商定要在今年共同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活动。还有报道说中国可能会举行大阅兵仪式。与此同时,安倍今年8月将会发表怎样的二战后谈话,也是世人极其关注的。毫无疑问,搁置争议的倡议自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迄今已几十年,亚太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要创造一个亚太各国互惠共赢的未来,通过这个倡议,加上积极和平协商为解决领土争端创造条件,仍不失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