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郑永年:推进“一带一路”中国须处理好地缘政治

2015-08-02 00:57:33       来源:联合早报网

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这项国家战略的推进很难取得可持续性。

联合早报网昨日在广州举办的年度经济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做如上发言。他指出,地缘政治首先指的是大国之间的政治,而“一带一路”刚好处在大国之间的政治带上,比如“一带”便要面对俄罗斯、印度,“一路”则有南中国海问题,当中涉及美国的利益。

郑永年说,南中国海方面的冲突不可避免,也很难解决,中国无疑有自身考量,提出“一带一路”是为了寻求与周边国家合作,但如果大的地缘政治环境处理得不好,也会影响这些平台的构建,“一带一路”推进会非常困难。

基础设施与政治挂钩

他说,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但基础设施不只是经济项目,更多是政治项目,因大规模的项目不可避免会与政治挂钩,比如越南肯定不会和中国一起修建高铁,这当中便有国家安全的考量。

昨日的论坛以“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新常态”为主题,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庞中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理事长莫道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甘犁、中新广州知识城总裁陈培进、新加坡驻广州商务领事冯家强也分别围绕主题发言。

庞中英同样在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面对巨大的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而对此缺少深刻长期的估计,是中国“一带一路”政治工程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要落实,都要克服该政策引起的国际政治问题,包括地缘政治挑战,而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只注重推动本省企业“走出去”的经贸战略,却漠视了地缘政治的风险。

庞中英并建议中国将“一带一路”明确定义为国际政治工程,向世界说明这就是中国当今的世界观,踏踏实实地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样“一带一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他说,“欧洲一体化”之所以能克服各种艰辛挑战,欧盟和欧元在相当程度上是个成功例子,就是因为“欧洲一体化”政治工程的百年大计。

对于中国各地对“一带一路”的响应与落实,郑永年在会上也指出,目前“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已经出炉,底层也有发展的需要,但中层部分却比较缺乏,而“一带一路”要有实际效应,中层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处在中间的官僚层没作为,“一带一路”很难有实际推动。

他也认为,中国真正能做“一带一路”的省份不多,除了国有企业,只有广东、上海这些经济体量大的省市具备能量,而广东除了经济雄厚外,也具有港口、人才的优势,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区域,民营企业发达。从这些方面来看,广东应该积极面对“一带一路”,但外界尚不了解广东要做什么,尽管广东也在落实围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五通”战略思路,但到目前为止,“虚的太多,实的找不到”。

未来对人才有更多要求

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未来对人才将有更多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理事长莫道明昨日在论坛上说,“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而国际化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莫道明说,国际化人才要求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熟悉并掌握国际惯例,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并具备法治、环保、民主与人权理念等,不过,对于这类型国际化人才,中国相当缺乏,只能依靠大量留学生,而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还缺乏培养“一带一路”人才的任何措施,体制中也没有类似的规划。

他建议中国改革国家行政体系相对封闭、落后的人才选拔机制,对社会精英开放,尤其是对职业管理人开放,区分政治官僚与技术官僚,尤其强调专业主义精神,在选拔人才时去除“差不多”万金油式的人才观。

莫道明并以中国政府近日积极应对股灾的“救市”为例,指出有关部门要为资本市场的人才制定监管规则,首先自己必须有相关经验,“如果没有玩过资本,不是已经上岸了的话,肯定玩不过市场”。

他也提出,中国应改变行政工作泛意识形态化、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的政策和话语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行政与企业、公共与私人领域的边界及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