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将对华贸易政治化,美国此路走不通
2021-05-15 07:49:41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贸易代表戴琦星期四在谈到中美贸易时表示,人权是拜登政府贸易政策的核心之一,而“强迫劳动”是粗野补贴,它给了中国不公平的贸易优势,美国可以使用包括关税、“强迫劳动”商品进口禁令等贸易工具与之抗衡。
美国官员已经多次表示不会轻易放弃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他们将这些关税视为对中国的施压工具和接下来开展新谈判的筹码。
中美贸易面临着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并以贸易手段对华打压的基本思路,继续设置障碍;另一方面,两国的实际互市需求非常旺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恢复性增长,单季度或单月的贸易额甚至超过了贸易战之前。接下来美国政治精英主导的地缘政治路线将继续与这两大经济体贸易的自身规律相互角力。
华盛顿向与中国的贸易狠狠捅刀子,是出于以下算计:第一,特朗普政府想用高关税压中国让步,他们认为在知识产权、投资规则、产业政策等很多领域能从中国挤压出大量油水。第二,他们想用高关税把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制造业逼回美国本土。第三,不管对美国有没有利,只要能损害中国就好。
然而,就他们的第一个目的来说,中国一直在尽力改革,但我们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情,不可能以牺牲主权的方式让华盛顿来决定中国的做事方法和节奏。所以美国的这种压力效果注定是有限的,由它来对中国发号施令永远都休想。
这两年的确有一些制造业在离开中国,但是它们离开的原因很复杂,大部分与贸易战无关。而且,外资继续进入中国的速度超过了资本从中国的流出速度,这使得中国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另外根据美方的各路信息,因劳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离开中国的那部分美资,并没有回到美国,而是去了东南亚和南亚。美国媒体近日引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的话说,如果加征关税是为了增加美国的制造业就业岗位,他没有看到任何证据显示奏效了。
贸易战究竟给谁带来了损失呢?几乎没有经济学家支持中国单方面受损的说法。牛津经济研究院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估计,贸易战在2018-2019年使美国GDP降低了约0.5%, 24.5万个就业机会流失,美国家庭实际收入减少了880亿美元。该报告还预测,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升级,今后五年美国GDP将合计减少1.6万亿美元,并在2022年减少就业岗位73.2万个。
中美贸易战既没有改变中国贸易总量在全球贸易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年度GDP增长率继续高于美国的趋势,而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例从特朗普上台前2016年的60.0%增加到了2020年的70.2%。过去几年,美国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贸易战除了对“新冷战”做了政治动员外,几乎没有为美国捞得任何经得起评估的好处。可以肯定的说,对美国而言,这是一场失败的贸易战。
恐怕大多数人都同意,拜登接手的美国比特朗普刚上台时的美国又相对弱了一些,他们与中国继续打贸易战并将之作为胁迫手段的资本变少了。拜登政府强调联合盟友共同对付中国,其中的原因之一恐怕也是美国的实力不足以支持他们以霸道方式压中国让步的野心。
拜登政府大肆捏造中国新疆搞“强迫劳动”的罪名,甚至新搞出强迫劳动是“粗野补贴”的概念发明,试图给中国对外贸易整体打上“强迫劳动”的标签。然而,中国已经对来自美国的贸易战很熟悉了,我们什么花招也不怕。“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这是北京回应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著名态度。美国政府换届了,但中国的态度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