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秒:“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地区
2015-04-30 08:43:10 来源:联合早报网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东盟(亚细安)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引起了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既有积极肯定的评价,也有迟疑的声音。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对建设新“丝路”的倡议虽持正面态度,但对倡议内涵、目标及中国的意图等问题的认识仍处于模糊阶段。中国政府虽已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述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合作重点等,但部分国家对中国提出倡议的目标仍存各种主观性猜疑。
究其根本原因,东盟地区对共建新“丝路”倡议的认识,面临对华负面印象先入为主所导致的选择性、警戒性的认知障碍。鉴此,目前东盟各国需要首先弄清几个基本问题: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对东南亚国家意味着什么?东盟在中国推进落实倡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与东盟共建新“丝路”面临着何种潜在挑战?未来双方又该重点加强哪些领域的合作?
“海上丝绸之路”是共建和开放的平台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既是中国为因应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快速和深刻的变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地区各国实现经济平稳复苏、寻找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迫切需要。新“丝路”建设首先有赖于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其本质是各方共建、共享的开放性平台。
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平台正在构建三大支撑支柱,即: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金融保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0+1等区域合作机制基础,港口、铁路、信息通讯等互联互通网络条件。地区各国可以充分利用新“丝路”开放平台,实现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政策对接、资源整合与共享、优化产业结构与分工,也可以利用平台强大的支撑,提升与区域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新“丝路”既包含了经济、金融领域合作,也为沿线各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交融创造了机遇。此外,作为新“丝路”开放平台建设的平等参与者,沿线国家共同享有新的竞争规则、资源管理、合作机制等符合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内在演进轨迹的制度建设主导权。
亚细安是新“丝路”的起点和重点
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拥有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政策相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南中国海和东盟地区不但是建设新“丝路”的必经之地和首发站,且东盟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如印度尼西亚提出的建设“海上高速公路”、“海洋中心国家”等海洋强国战略,与新“丝路”倡议不谋而合,因此东盟是构想实践寻求突破的“起点”。
同时,当前东盟也是沿线国家中对华经贸合作最为密切的地区,一是双方拥有扎实的经贸合作基础,中国长期保持东盟整体和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多数东盟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且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已经正式进入谈判阶段,双方将致力于创造“钻石十年”的新阶段。二是双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既建立了成熟合作机制,也形成了广泛的互利共识、配合默契与合作规范,特别是10+1、东盟地区论坛、《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等一系列对话合作机制,涵盖了政治、安全、经济、海洋、人文等多个领域,既包含了对地区共同关注议题的交流与合作,也已然形成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平方式解决海上争端等诸多共识与规范。三是中国-东盟双边正在积极构建符合地区发展实情和利益要求的区域一体化机制与合作规则,如RECP的谈判将于2015年进入尾声,将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构造更为合理、公正的秩序,并将源源不断为双方合作创造机制性动力。
共建新“丝路”面临内外两层考验
因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规划与部署徐徐铺开之期,在建设新“丝路”的各个方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东盟将是寻求战略实施取得实质突破的“重点”所在。
然而,作为地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进程持久复杂,并面临着地区内外两个层面的挑战与考验。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内部有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间的南中国海争议促使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升温,并由此损坏了彼此政治互信基础,降低了相互深化合作的意愿。二是因“中国威胁论”、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掠夺等因素导致的对华负面印象,引起东盟国家对建设新“丝路”产生了戒备、防范和排斥的心理。三是中国企业缺少地区领先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地区各国对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投资与合作怀有很深的政治安全疑虑,另一方中国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创新等领域的国际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仍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企业。四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在产业机构方面存在高程度重合,特别是都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由此造成的非良性分工和竞争导致地区各国的“内耗”,压缩和限制了相互合作空间。
同时,中国与东盟共建新“丝路”还面临外部环境的考验,尤其是美国地区贸易规则和日本的相对优势的竞争。为应对中国日益壮大的地区经济领导力,美国自2008年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已经成为TTP谈判的实质主导国。目前,美正竭力推动与日本、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谈判进程,试图利用TTP计划构建亚太地区新贸易规则,重新掌控亚太地区地缘经济秩序主导地位。
应首先推进的四大重点领域
另一方面,日本也逐步加大对越南、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特别是受2012年中国国内反日游行及中国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日本加速向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加强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构成直接的竞争,如近来中日在泰国的高铁投标竞争案。因此,在美、日等区域外国家看来,中国推动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对美国主导的地区政治经济秩序和日本地区经济影响力优势地位的挑战,相互战略竞争由此螺旋上升。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覆盖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因此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首先推进有牢固的合作基础条件和地区迫切需求重点领域合作,依托油气化工、现代海洋渔业、特色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产业支撑,为倡议实施找准突破口。
第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能源出口和消费、油气炼化和化工产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互补与合作空间。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都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但主要面向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持续攀升达59.6%;同时,中国在炼化和化工技术、资金和产能方面都已经形成强的国际竞争力,相较之下,目前东盟国家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典型的如印尼因产量下降、炼化能力落后及国内需求增长等因素从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未来,随着东盟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能源化工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与产能落后的矛盾将愈加突出,中国-东盟的油气化工产业合作潜在空间将更为广阔。
第二,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是周边国家保护南中国海海洋生态环境、壮大地区渔业产业经济的有效方式。特别是近来,随着周边国家不断加大和采用毁灭性手段在南中国海进行传统捕鱼作业,南中国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因此,合作构建海洋养殖、加工等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链,不仅有利于南中国海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将极大壮大地区渔业产业经济。
第三,构建南中国海地区旅游服务产业合作机制。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海洋和热带特色旅游资源,为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开展旅游产业合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与东盟旅游具备成功的合作经验和市场潜力,目前中国赴东盟旅游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次,未来随着中国出境游人数的翻倍增长,双方旅游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因此,有关国家应通过免签、免税等更为便利和吸引力的政策性手段发展区域性的旅游市场,积极探索构建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南中国海地区旅游经济合作圈。
最后,中国可以利用亚投行的资金保障和成熟的通讯、高铁技术和管理相对优势,为完善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援助,积极构建中国-东盟海、陆、空、电、通讯等各领域的互联互通立体网络。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